在为堆垛机(通常指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 / AS/RS 中存取单元货物的巷道式堆垛机)选择行走轮时,需围绕承载能力、运行精度、耐磨性和适配性这四大核心目标,综合评估多维度关键要素。这样做可确保堆垛机实现长期稳定、高效的运行。
一、关键选型要素
1、承载能力:设备自重、最大载重、冲击系数,需计算设备自重、最大载重,并考虑启停、升降带来的冲击载荷(动态载荷系数),确保行走轮额定负载有足够安全余量。
2、轮径与速度:行走速度、运行平稳性,行走速度越高,通常需选择较大轮径以增强运行平稳性、减少震动。轮径需与行走速度匹配。
3、轮体材料:耐磨性、抗撕裂性、噪音控制,聚氨酯包胶轮是常见选择,具耐磨耗、高抗张强度、抗撕裂、良好耐油性等特性,能在高速重载下工作,且噪音较低。
4、轮缘设计:导向与防跑偏,根据轨道条件和导向需求选择无轮缘、单轮缘或双轮缘。轮缘能保证堆垛机沿轨道行走不跑偏。
5、安装与集成:安装尺寸、接口匹配、模块化,需确保行走轮的安装尺寸(如轴径、孔距)与堆垛机下横梁的接口完全匹配。DRS行走轮箱采用模块化设计,通常以箱体顶部安装为标准,有多个精加工连接面,安装方式多样。
6、工作环境:温度、腐蚀性、洁净度,需考虑环境温度(例如堆垛机工作环境温度一般为-5°C到40°C)、是否存在腐蚀性介质或防爆等特殊要求,这些会影响材料和润滑剂的选择。
7、维护性:润滑、检查、免维护设计,了解行走轮所需的日常维护,如定期清洁、润滑轴承、检查磨损情况。部分DRS行走轮箱设计为免维护,可显著降低后期维护成本。

二、建议的选型流程
1、明确需求:收集上述所有“核心工况参数”和“环境条件”。
2、初选材质和结构:根据载荷、速度、环境初定车轮材质(如重载高速选钢轮,降噪选PU轮),根据导向要求确定轮缘和踏面形状。
3、计算与校核:根据轮压计算,与供应商提供的车轮额定载荷进行对比,确定合适的车轮直径和宽度。校核轴承的寿命和极限转速。
4、咨询供应商:与专业的行走轮制造商或供应商进行技术交流,他们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定制化方案。
5、考虑总拥有成本:不要只看初始采购成本,高质量的行走轮和轴承能减少停机时间、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轨道寿命,总拥有成本可能更低。
通过以上要素的系统评估,可确保 DRS 堆垛机行走轮选型既满足当前运行需求,又能兼顾长期可靠性与经济性。

客服1 